在水生環境中,因為CO₂對水的溶解度遠低於對空氣,這對以光合作用維生的微藻類而言是生存一大挑戰:畢竟找不到原料,就無法進行光合作用,然後就會死翹翹。為了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,綠藻演化出一套稱為「CO₂濃縮機制(CO₂-concentrating mechanism, CCM)」的系統,用來將CO₂集中於Rubisco附近,提高其羧化反應效率並抑制副產物(也就是光呼吸作用)生成。然而,這樣的演化策略是否能完全取代光呼吸?還是其實兩者會在某些情境下協同運作呢?
最近一篇發表於《Nature Communications》的研究,正是從一個不起眼但反覆出現在轉錄體資料中的基因出發,揭開了CCM與光呼吸之間比想像中更緊密的關係。
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名為 LCI20(Low CO2 Inducible20) 的基因。在早期對萊茵衣藻 Chlamydomonasreinhardtii 的轉錄體研究中,研究者發現每當環境CO2降低時,這個基因的表現量總是大幅上升。
從序列的分析上,研究團隊推測LC/20是一種葉綠體轉運蛋白,具有與高等植物中的 dicarboxylatetransporter(DiT2) 相似的序列,但它究竟負責運送什麼物質?參與什麼代謝途徑?不知道。這種「表現特殊但功能不明」的基因,正是功能基因體學最值得探索的對象。
為了釐清LCI20的功能,研究團隊製作了Ici20突變/並觀察其在不同CO2濃度,條件下的表現。這是最直接的作法,想知道一個基因到底在幹嘛,就把它砍掉,看看生物少了它會發生什麼事!
結果他們發現,在高CO2(2%)環境下,Ici20突變株與野生種沒什麼不同;但一旦CO2驟降至極低濃度(0.01%),突變株的生長顯著受阻。而且更有趣的
是,它會大量排出乙醇酸(glycolate)ーー這種現象過去在光呼吸缺陷株中也曾看到過。
這個結果讓研究團隊驚訝地意識到:
「等等,這個看起來跟CO2濃縮機制有關的基因,會不會其實是在光呼吸裡扮演角色?」
進一步的實驗證明了這個假設。
透過螢光蛋白標記,研究團隊發現 LCI20 位於葉綠體
內膜 (chloroplast envelope);代謝體分析則顯示,Ici20突變株在低CO2、光呼吸活躍的條件下,體內會異常累積蘋果酸(malate)與麩胺酸(glutamate)。這
些現象都暗示LCI20 參與了葉綠體與粒線體之間的質交換。
進一步的研究發現,在植物體內的光呼吸過程中,乙醇酸會轉變為乙醛酸(glyoxylate),接著需要到粒線體裡面與麩胺酸進行轉胺反應生成甘胺酸(glycine)。
而 LCI20 負責把葉綠體內的麩胺酸輸送出去,讓粒線體可以用它來跟乙醛酸反應(請參考上圖)。當LC/20不存在,這個轉運就斷鏈了。這時候,乙醛酸會因為無法被轉化而累積,造成毒性,進一步抑制光合作用與細胞生長。
我們來說得簡單的說:
當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,Rubisco 有時會用錯氣體,本該用二氧化碳卻用成氧氣,這時候就會產生一種有毒的副產物。因為有毒,所以必須被處理掉。處理的時候,需要把它先轉化,然後送到粒線體去進一步處理。
進一步處理需要的重要原料,要靠LCI20這個轉運蛋白
從葉綠體運到粒線體・如果LCI20不見了,粒線體沒有原料,進一步的轉換就停擺,結果半成品就越堆越多。
結果就是:代謝卡住、毒素堆積、光合作用受阻,植物長不好。
這也解釋了少了LCI20的突變株為何會排出大量乙醇酸(半成品):當代謝瓶頸無法打通,萊茵衣藻細胞只好把無法處理的乙醇酸排出體外,作為一種「排毒」機制,不然,則受傷!
這時研究團隊回過頭來思考另一個問題:
「既然LC120是光呼吸中的轉運蛋白,為什麼它的表現會在低CO2時上升?難道這代表CCM 與光呼吸其實是同時運作的?」
答案是肯定的。
他們發現,CCM 的啟動與光呼吸其實是由相同的轉錄因子(CIA5/CCM1)協同調控的,也就是說,在低CO2的環境中,細胞同時啟動了兩套系統:一套用來濃縮CO2(CCM),一套負責處理 Rubisco 發生氧~應後,所產生的有毒中間產物,也就是光呼吸。LCI20的高表現正是其中的協同關鍵之一。
為什麼在低CO2的環境中光呼吸作用會發生呢?原來,Rubisco找錯人(不用CO2用了02)的原因,並不在於氣氣濃度的高低,而是在於CO2/02的比例・當CO2/O2比例下降,Rubisco就更容易誤認。所以,當CO2濃度下降時,萊茵衣藻不能只有啟動CO2濃縮機制,也要啟動光呼吸作用。
而光呼吸作用少不了LCI20!那就是為什麼研究團隊會看到低CO2時LC120的表現量上升的原因!
所以,透過研究LCI20的功能,研究團隊發現CCM 與光呼吸並非是一種「有他就沒我」的競爭關係,而是在低 CO2壓力下一同工作的好夥伴;
葉綠體與粒線體之間的胺基酸轉運,是光呼吸代謝順利進行的關鍵;
表現量異常的未知基因,可以成為突破整體代謝理解的入口。
這也是功能基因體學最迷人的地方:從一個基因開始,這也是功能基因體學最迷人的地方:從一個基因開始,你可能會發現一整個世界。
參考文獻:
Dao, O., Bertrand, M., Alseekh, S., Veillet, F., Auroy, P., Nguyen, P.-C., … & Li-Beisson, Y. (2025).
The green algae COz concentrating mechanism and photorespiration jointly operate during acclimation to low CO2. Nature Communications, 16, 5296.
https://doi.org/10.1038/s41467-025-60525-7